嘉宾介绍:李烈荣,中国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 ,工程学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曾任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司长兼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院长。现任国务院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兼办公室主任,“全国农村地质灾害防治知识万村培训行动”领导小组成员。
三峡地区本来就是地质灾害多发区
主持人:现在三峡的地质防害进行到第几期了,这个阶段的目标是什么呢?
李烈荣:三峡库区的地质灾害的防治,我们现在已经完成了三期,这里要说明一下,首先三峡这个地区本来就是一个地质灾害多发区,或者说滑坡、龙潭经常发生的地区。不是说因为我们现在干了什么事了,所以这个才多起来,因为它本来就有的,这从一些史册上面都有记载,比如说可以查到汉朝的、宋朝的、明朝的等都有,公元100年,公元377年,公元1030年,或者是1542年都有记载,反映当地的岩洞堵江断流影响航运,甚至是老百姓受到生命危险都有。
主持人:您刚才说到三峡不是因为修了三峡水库才出现这样的情况,老早以前就有了。
李烈荣:对,比如说从80年代到水库修建之前都出现过比较大的灾害,大的都有60、70次,造成一定的人员的伤亡和财产损失,或者严重影响交通的都有。国外一些地方,包括美国或者其它地方修水库也要出现相应的问题。所以这个我们感到这是一个自然规律,但是我们政府好的是对这些问题认识要早,所以比较早的采取了措施,尽量减少由于修建水库带来的灾害机率增加。我们基本上从2001年8月份开始,当时朱总理就决定成立一个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小组,有一些相关部委和地方政府一起重视。规划主要是由国土资源部来牵头,所以国土资源部就是主要单位,其它到最后就分散到12个部委,包括发改委、财政部、建设部、水利部、审计署、监察局、三峡总公司、三峡建委办公室,还有湖北省、重庆市等12个部委成立这样一个领导小组,主要是对库区地质灾害的防护。这里讲的地质灾害就是有的它本来就有,有的可能是实施以后,由于那里的地质条件很可能就新产生一些化合物,所以根据这样的情况把相应的蓄水跟它一致起来。比如说二级蓄水是蓄到“135米”,我们在整治“135米”蓄水以前需要防治的灾害领域就叫做二期规划。到以后“156”和“175”蓄水的时候就把它统称为三期规划。在这以后那就属于远期规划,就统称为三峡后的地质灾害的防护。我们到现在为止把二期跟三期都已经完成了。大概完成滑坡和治理大概是428处,库外防护就是有一些不太稳定的,或者是蓄水以后不太稳定的,防护大概是做了216公里,通过这样的工作,基本上提高了一些城镇、县城的安全程度。比如说有一些县城借着长江扩,原来有一个要求,就是就地后靠,后靠的地方可能正好是比较松散的地方,扩外蓄水以后可能浸泡以后不太稳定,对这样的地方我们就进行研究和预测。
这216公里差不多有13座县级或者县级以上的县城,还有是85处乡镇、集镇,就是人口比较多的地方,通过216公里的扩外防护提高了98处县城人口比较集中地方的地质安全。除了扩外防护以外还有很多在限禁范围里面有一些滑坡跟龙潭也进行了治理,这通过428处治理以后,也是提高了或者保证了93处县城乡镇的地质安全。因为本来你老是提心吊胆,好像上面有一水要下来或者是有一把剑要下来,你经过治理以后的确还是提高了安全。
蓄水未到175米是因为上游水量不足
主持人:三峡库区正常蓄水之后,就是2008年说的175米,但是现在好像一直没有报是吗?
李烈荣:是这样的,本来是在2008年的时候上游的来水是比较充沛的,可以蓄到175米的。2009年经上游的来水比较少,所以一直就没有蓄起来,而且这还得取保下游用水,你不能说上面你把水都拦起来,底下水不够了,农业方面、工业方面、人民生活方面和航运方面都不行了,那也不可以。所以就是在2009年还是在172米左右,但是离175米还是比较近了。
主持人:已经接受考验了。目前来讲地质灾害还会有什么样的发展?或者目前国家有什么样的措施来保证进一步的正常的蓄水?
李烈荣:国内也建了很多的水库,国际上也有很多水库。根据国内外水库的经验来看,水库建成以后的一开始几年里,比如说三五年,整个环境和各方面的环境变化很大,所以是会产生一些问题。这个问题主要是几个方面:一是原来就有一些老滑坡,它本来有问题,但是你条件一变,它整个应对条件就变了。还有一些地方它本来是没有滑坡的,但是水的长期浸泡,它里面可能有一些成分发生了变化,产生了一些新的滑坡,这是我们主要要防范的。原来我在十届的时候我就经常提这方面的问题,比如说应该怎么样继续开展三峡库区地质方面的防治,对以后一些问题要注意或者继续做好这方面的工作,这的确是政府非常关注的。
所以从去年开始也在制定蓄水以后,就是后三峡整个水库的正式运营以后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我们采取什么措施,然后我们来解除这些问题。所以有关部门正在组织制定规律。三峡建委办公室作为总体牵头,他在各个方面,比如说生态环境保护或者是其它规划都是他牵头在管。国务院领导要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由国土资源部牵头继续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