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建成后并非长江防洪可一劳永逸

  三峡枢纽管理局负责人介绍说,三峡工程可以有效控制长江上游地区的来水,对紧临长江防洪形势最为严峻的荆江河段,起到削减洪峰和错开不同区域间洪峰的作用。三峡工程对长江上游特大洪水的调节作用,是其他任何工程都不能替代的。在工程建成后,荆江河段防洪形势已发生根本转变。 
    但是,相对长江中下游河道泄洪能力与洪水峰高量大等突出的矛盾,三峡工程的防洪库容仍显不足,解决长江中下游的防洪问题,还要包括三峡工程在内的堤防、分蓄洪区等长江综合防洪体系,各种方式综合运用。“三峡工程的防洪能力有限,不能包打天下,三峡工程建成运行,不能完全解决长江的防洪问题,不能使长江防洪一劳永逸。”
    据介绍,根据三峡工程运行的相关参数,遇到不大于百年一遇的洪水,可控制枝城站最大流量不超过每秒56700立方米,不启用分洪工程,沙市水位可不超过44.5米,荆江河段可安全行洪。如果遇到千年一遇的洪水,经三峡水库调蓄,通过枝城的相应流量不超过每秒80000 立方米,配合荆江分洪工程和其他分蓄洪措施的运用,可控制沙市水位不超过45米,从而可避免荆江南北两岸的洞庭湖平原和江汉平原地区可能发生的毁灭性灾难,实现防洪目标。(作者 吴冬)

信息来源:新闻中心
发布日期:2010年07月20日
制作维护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 新闻中心/信息中心